新闻屋
主页 > 国内新闻 > 湖北新闻

九旬“皮包骨”婆婆半年心跳骤停多次,医生为其植入世界最小“胶囊起搏器”

发布时间:2020-07-06 22:39:08

楚天都市报7月3日讯(记者陈凌燕 通讯员丁燕飞)九旬婆婆因反复晕厥、心脏骤停入院,由于体重只有30公斤无法适用传统心脏起搏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为其植入仅重1.75克的世界上最小的心脏起搏器“护心”,这也成为全国首批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病例。

心脏起搏器

心脏起搏器

92岁的易婆婆家住罗田,今年1月突发胸闷、心慌,随后晕厥在地,被家人送医,经过一天的抢救,身体状况稍有好转。当地医生建议她转到武汉的大医院植入心脏起搏器,不巧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武汉封城,婆婆迟迟没能安装上。此后近半年,全家人都在提心吊胆中艰难度过。据其家属介绍,老人心动过缓,每分钟只有三十八九次,因此反复黑朦、晕倒,疫情期间不敢冒险住院,于是全靠家人进行胸外按压恢复神智。往后婆婆情况更加严重,心脏骤停多次,曾一天抢救三四回,十分危险。

6月下旬,家人带着婆婆紧急前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来时诊断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阿斯综合征,需安装心脏起搏器。但婆婆自发病以来食欲不佳,瘦成只有30公斤的“皮包骨”,没法在胸前建“囊袋”放置传统起搏器,因此,“无切口、无囊袋”的Micra无导线起搏器成为“唯一选择”。

医生为婆婆植入心脏起搏器

医生为婆婆植入心脏起搏器

6月26日,心血管内科鲁志兵主任、王智泉主任医师及团队为易婆婆进行股静脉穿刺,通过导管输入起搏器,再利用起搏器上4个“小爪子”,“抓住”心肌肌小梁,将之成功植入患者体内。手术耗时仅半小时,且没有伤口,易婆婆术后恢复良好,能下床走路,并于7月2日顺利出院。

婆婆术后恢复良好

婆婆术后恢复良好

据医生介绍,这个世界上“最迷你”的起搏器大小形状如同一颗维生素胶囊,与传统起搏器相比,它不仅体积小,没有导线,还能完全避免囊袋及电极感染,且寿命长达约12年,即便电池电量用完也不需再取出。此次植入也是全国首批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手术病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血管内科利用起搏新技术为许多心率慢的患者解决了难题,例如三腔起搏、希氏束起搏、左束支起搏等生理性起搏技术模拟人体自身传导系统,不仅解决心率慢的问题,还有利于增强心功能。

  • 上一篇:眼睛里有“雪花”,90后妈妈患上这种怪病
  • 下一篇:武汉开发区每万人发明专利超百件,一项发明为国家节约3亿元